提升阅读效率的秘诀:《输出式阅读法》实践指南

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扰:读了很多书,却感觉没记住什么?花了大量时间学习,却无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? 今天,我将分享一个高效的阅读方法——“输出式阅读法”,它能帮你快速掌握书中精华,并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!

正文:

“输出式阅读法”的核心是将阅读与输出相结合,通过10分钟快速阅读 + 30分钟有效输出,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和高效应用。 本书《输出式阅读法》详细讲解了该方法的具体步骤、实用技巧以及工具应用,我将读书笔记整理成目录如下,并分享书中最核心的知识点:

核心知识点:

  • 10分钟阅读 + 30分钟输出: 这是“输出式阅读法”的核心,通过快速阅读获取关键信息,再用更长的时间进行输出和内化。
  • 三分之一阅读法: 每页只读左侧三分之一,利用人脑的预测能力快速获取信息。
  • 以输出为目的: 将“输出”设定为读书的目的,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阅读,并促进理解和记忆。
  • 多种输出形式: 输出的形式可以多样化,例如读书笔记、读后感、文章、分享交流等。
  • 持续学习和反思: 定期复习输出的内容,并反思阅读和输出的效果,不断改进学习方法。

思维导图下载:

前言 能够轻松读很多书,收获颇丰还有所输出的读书技巧

第一章 聪明人读书与普通人读书

  • 01 聪明人和普通人,读书方法大不同
    • 速读,算不上真正的读书
    • 即使慢慢精读,如果记不住内容的话,也是白读
    • 只要找到“共通点”,跳着读也能把握整体内容
    • 读得不开心,就不要读
  • 02 聪明人从不全篇通读,一字不落
    • 如果一本书读得味同嚼蜡,我建议弃读
    • 10分钟读完一本书,再花30分钟进行输出的技巧
  • 03 聪明人懂得什么是“有效输出”
    • 不能输出,不算读书
    • 没有理解,就无法输出
    • 读书前先选一选
    • 让“输入&输出”反复循环起来,实现快速、高效成长
  • 04 聪明人读书,让知识真正留在脑中
    • 通过分享,让知识留在头脑中
    • 分享知识的理想场所
    • 参加读书会,是高效记忆的好办法
  • 05 聪明人的读书时间都从哪里来
    • 确保读书时间充足的方法
    • 不勉强自己又能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三个方法
      • 写读书日记
      • 先从轻松的书读起
      • 把书放在一眼就能看见的地方

第二章 怎样阅读一本书才更合适

  • 06 任何书都可以用10分钟读完的小技巧
    • 我一年读1000本书,发表400篇读书笔记
    • 有些书只读三分之一就够了
    • 10分钟读完一本书,再花30分钟进行输出的技巧
    • 读书时不要默念
    • 使用报纸训练阅读能力
  • 07 只读三分之一也能理解整体内容
    • “三分之一阅读法”具体该怎么做?
    • 为什么只凭三分之一就可以理解整本书?
    • 一本书只读两成,便可知道其余八成的重要信息
  • 08 “三分之一阅读法”实践篇
    • 10分钟,理解一本书60%的内容
    • 非商务书籍,也可以实践这种阅读法
    • 经过练习,任何人都可以快速阅读、快速输出
  • 09 10分钟阅读,也能深化理解力
    • 读目录,把握书的整体框架
    • 对不懂的表达方式或词语,果断跳过去
    • 学会勾画和批注,读完一本书不能让它依然干净
    • 站在作者的角度阅读
  • 10 带着目的去读书帮你事半功倍
    • 明确目的,可以极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
    • 先把“输出”设定为读书的目的
  • 11 找准“必读之书” 来提升效率
    • 一本书,与知道该读哪里相比,更重要的是知道不该读哪里
    • 选书的三个要点
      • 首先明确“自己想通过读书获得什么”,然后再选书。
      • 读原著。
  • 12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读更多的书
    • 保证大量读书的时间管理术
    • 不管概览性、习惯程度,还是阅读速度,都是纸质书更好
    • 一天一小时读书时间,让工作、人际关系都变得更加丰富

第三章 聪明人有一套过目不忘的记忆机制

  • 13 怎样读书才能“过目不忘”
    • 读过的内容,人为什么会遗忘?
    • 将读过的内容固定在记忆中的习惯
    • 如何将读书的学习效果最大化?
  • 14 怎样输出别人才愿意听
    • 读书时产生的灵感,就直接写在书上
    • 在书上信手涂鸦,让读书的印象更深刻
    • 说、写,是头脑进行整理的过程
  • 15 哪个时间段读书更能提升整体效率
    • 将读书专注力提升至最高的诀窍
    • 提高专注力的最强方法
  • 16 不可忽视的仪式感,帮你更快进入状态
    • 读书前的“热身”,让我们是放松身心
    • 飞跃性提高专注力的方法
  • 17 意想不到的小工具帮你提升读书效率
    • 阅读10分钟,输出30分钟的诀窍
    • 厨房用的计时器,是高效读书的好伴侣
    • 记录读书时间,体验快乐成长

第四章 聪明人获取、加工信息的方法

  • 18 聪明人懂得“有效上网”
    • 网络媒体的实效性最佳
    • 读取网络信息的要点
    • 网络检索的要点
    • 从推特等社交媒体获得信息的要点
  • 19 聪明人懂得利用报纸把握社会动向
    • 报纸可以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世界的动向,这一点报纸比网络强
    • 商务人士,一定要读《日经新闻》
    • 可以利用《日经新闻》建立数据库
  • 20 不同类型的杂志有不同的阅读技巧
    • 杂志的内容比报纸更深入
    • 《钻石周刊》的阅读技巧
    • 《东洋经济周刊》的阅读技巧
    • 《日经商业》的阅读技巧
  • 21 怎么读书能有效提升自身修养
    • 增加自身修养的捷径——重学教科书和参考书
    • 经典名著,是修养之源

第五章 聪明人读书,不仅仅是读完而已

  • 22 能合理输出,才算真的读完
    •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效果
  • 23 聪明人输出的3个小技巧
    • 先写结论
    • 吸引读者读到最后的小“套路”
    • 学会讲故事
  • 24 有助深化记忆的“推敲法”
    • 最后的关键——推敲!
      • 隔天再来读自己写的文章
      • 打印出来再读
      • 出声朗读出来
  • 25 聪明人通过“读书→输出”的 循环不断成长
    • 通过读书和输出,重新审视自己
    • 实现快乐成长,是读书的最高境界

后记 高效的阅读让你的人生丰富多彩

第一章 聪明人读书与普通人读书

01 聪明人和普通人,读书方法大不同

  • 速读,算不上真正的读书
    • 很多速读法只注重速度,忽略了理解和记忆,并不能真正掌握书中的知识。
  • 即使慢慢精读,如果记不住内容的话,也是白读
    • 精读虽然能深入理解,但耗费时间,且容易遗忘,对于时间有限的现代人效率较低。
  • 只要找到共通点,跳着读也能把握整体内容
    • 商务书和实用书存在“共通点”,即隐含主题,找到它就能快速把握全书内容。
    • 寻找隐含主题的方法:理解书的主题,感知作者的人性。
  • 读得不开心,就不要读
    • 读书要以享受为前提,选择自己喜欢的书、喜欢的方式阅读。

02 聪明人从不全篇通读,一字不落

  • 如果一本书读得味同嚼蜡,我建议弃读
    • 商务书和实用书的关键内容通常放在前面,如果“前言”“后记”“第一章”读起来无趣,后面的内容大概率也不吸引人。
  • 10分钟读完一本书,再花30分钟进行输出的技巧
    • 作者介绍自己高效读书和写作方法:10分钟读完一本书,30分钟写读书笔记,10分钟投稿。

03 聪明人懂得什么是“有效输出”

  • 不能输出,不算读书
    • 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输出,不能输出则等于白读。
  • 没有理解,就无法输出
    • 理解是输出的基础,无法理解书中内容的原因:
      • 缺乏读书技巧
      • 阅读难度超出自身理解能力
      • 书本身内容质量不高
  • 读书前先选一选
    • 选书很重要,避免把时间浪费在质量不高的书籍上。
    • 推荐去书店翻阅选书,并向店员咨询。
  • 输入&输出反复循环起来,实现快速、高效成长
    • 大量阅读的同时进行输出,才能快速成长。
    • 输出的形式:发送信息和采取行动。

04 聪明人读书,让知识真正留在脑中

  • 通过分享,让知识留在头脑中
    • 分享信息是重要的社交沟通手段,可以获得反馈、加深理解和记忆。
    • 分享信息可以帮助整理信息,方便日后使用。
    • 分享的信息可以随时随地访问,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升级。
  • 分享知识的理想场所
    • 读书会是分享读书体会的理想场所,可以获得新书信息、不同观点和人脉。
  • 参加读书会,是高效记忆的好办法
    • 读书会提供书友交流平台,促进信息共享,加深对读书的理解。

05 聪明人的读书时间都从哪里来

  • 确保读书时间充足的方法
    • 减少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,就能腾出时间读书。
  • 不勉强自己又能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三个方法
    • 写读书日记 记录读书过程、感受,提高读书意愿。
    • 先从轻松的书读起 从薄书、简单的书开始,循序渐进培养读书习惯。
    • 把书放在一眼就能看见的地方 视觉刺激读书欲望,更容易养成读书习惯。

第二章 怎样阅读一本书才更合适

06 任何书都可以用10分钟读完的小技巧

  • 我一年读1000本书,发表400篇读书笔记
    • 作者介绍自己高效的读书和写作方式:一年读1000本书,发表400篇读书笔记,并从读者反馈中不断学习和改进。
  • 有些书只读三分之一就够了
    • 介绍“三分之一阅读法”,即每页只读左侧三分之一内容,利用大脑的预测和修正能力理解文章大意。
  • 10分钟读完一本书,再花30分钟进行输出的技巧
    • 强调10分钟阅读+30分钟输出的技巧,是大量阅读、快速成长的诀窍。
  • 读书时不要默念
    • 出声朗读或默念会降低阅读速度,应避免在心中默读出文字的读音。
  • 使用报纸训练阅读能力
    • 推荐用报纸训练阅读能力,因为报纸排版紧凑,一行字数适中,适合一眼看一行。

07 只读三分之一也能理解整体内容

  • 三分之一阅读法具体该怎么做?
    • 介绍“Typoglycemia现象”,即单词字母乱序不影响阅读,是“三分之一阅读法”的理论基础。
  • 为什么只凭三分之一就可以理解整本书?
    • 举例说明“Typoglycemia现象”,大脑会自动预测和修正词语,即使只看到部分信息也能理解。
  • 一本书只读两成,便可知道其余八成的重要信息
    • 引入“帕累托定律”(二八定律),强调把精力集中在书中最重要的那两成内容上,就能掌握八成信息。
    • “三分之一阅读法”的目的是找到并精读最重要的两成内容。

08 “三分之一阅读法”实践篇

  • 10分钟,理解一本书60%的内容
    • 以作者自己书中的“前言”为例,展示“三分之一阅读法”的实际应用,并设计问题检验读者理解程度。
  • 非商务书籍,也可以实践这种阅读法
    • 以“待处理文件”为例,说明“三分之一阅读法”不仅适用于商务书籍,也适用于其他需要快速确认内容的文件或文章。
  • 经过练习,任何人都可以快速阅读、快速输出
    • 强调“三分之一阅读法”简单易学,经过练习任何人都能掌握,从而实现快速阅读和输出。

09 10分钟阅读,也能深化理解力

  • 读目录,把握书的整体框架
    • 强调读目录的重要性,目录是书的框架结构,可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内容,提高阅读效率。
  • 对不懂的表达方式或词语,果断跳过去
    • 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内容,不必纠结,可以跳过,不必追求完全理解。
  • 学会勾画和批注,读完一本书不能让它依然干净
    • 鼓励读者在书上勾画、批注,记录重要内容和感想,加深记忆和理解。
  • 站在作者的角度阅读
    • 强调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,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书中含义,并形成自己的理解。

10 带着目的去读书帮你事半功倍

  • 明确目的,可以极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
    • 强调明确读书目的的重要性,有目的的阅读才能更快、更好地理解和记忆。
  • 先把输出设定为读书的目的
    • 建议将“输出”作为读书的最终目标,通过输出将知识内化,并应用于实践。

11 找准“必读之书” 来提升效率

  • 一本书,与知道该读哪里相比,更重要的是知道不该读哪里
    • 强调选书的重要性,应该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书籍,避免浪费时间在无用之书上。
    • 不推荐盲目阅读畅销书和流行书。
  • 选书的三个要点
      1. 明确读书目的,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书籍。
      1. 阅读原著,避免阅读改编或解读类书籍。

12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读更多的书

  • 保证大量读书的时间管理术
    • 强调读书的目的应该是获取有用信息,并将其应用于实践。
    • 对于商务书和实用书,建议采用速读、略读等方法,快速了解内容。
    • 阅读时要果断放弃无趣的书籍,避免浪费时间。
  • 不管概览性、习惯程度,还是阅读速度,都是纸质书更好
    • 分析电子书无法取代纸质书的原因:阅读习惯、便携性、书店的信息收集功能等。
  • 一天一小时读书时间,让工作、人际关系都变得更加丰富
    • 总结每天读书的好处:
      • 了解不同的人生和思维方式。
      • 提高工作能力和注意力。
      • 学习人际交往技巧。

第三章 聪明人有一套过目不忘的记忆机制

13 怎样读书才能“过目不忘”

  • 读过的内容,人为什么会遗忘?
    • 介绍“艾宾浩斯遗忘曲线”,说明人类大脑的遗忘规律,并强调赋予内容意义可以降低遗忘率。
  • 将读过的内容固定在记忆中的习惯
    • 总结艾宾浩斯研究的启示:
      • 赋予内容意义,更容易记忆。
      • 无意义的内容容易遗忘。
      • 不断学习可以积累知识。
      • 及时复习可以降低遗忘率。
      • 分块记忆效果更好。
  • 如何将读书的学习效果最大化?
    • 介绍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研究成果,强调及时复习可以将记忆率恢复到100%。
    • 推荐具体复习方法:当天复习、一周内复习、一个月内复习。

14 怎样输出别人才愿意听

  • 读书时产生的灵感,就直接写在书上
    • 强调输出是记忆知识的有效方法,建议直接在书上做笔记、写感想。
  • 在书上信手涂鸦,让读书的印象更深刻
    • 鼓励读者在书上自由地勾画、批注,不用拘泥于形式,抓住灵感和想法。
  • 说、写,是头脑进行整理的过程
    • 强调将读到的内容说出来或写出来,是整理信息、加深记忆的过程。

15 哪个时间段读书更能提升整体效率

  • 将读书专注力提升至最高的诀窍
    • 建议选择专注力最强的时间段读书,例如“早上起床后”和“晚上睡觉前”。
  • 提高专注力的最强方法
    • 强调保证充足睡眠的重要性,并介绍睡前放松、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。
    • 指出熬夜无法通过周末睡懒觉来弥补,要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。

16 不可忽视的仪式感,帮你更快进入状态

  • 读书前的热身,让我们是放松身心
    • 强调读书前的仪式感,例如选择舒适的场所、准备好文具等,可以帮助读者放松身心,进入阅读状态。
  • 飞跃性提高专注力的方法
    • 建议选择安静、舒适的环境读书,例如酒店、咖啡馆等,并利用环境转换心情,提高专注力。

17 意想不到的小工具帮你提升读书效率

  • 阅读10分钟,输出30分钟的诀窍
    • 强调设定时间限制可以提高专注力和效率,并引用脑科学研究佐证。
  • 厨房用的计时器,是高效读书的好伴侣
    • 推荐使用厨房计时器进行时间管理,因为它功能简单,不容易分散注意力。
  • 记录读书时间,体验快乐成长
    • 建议记录读书时间,感受时间的累积,并体会阅读能力的提升和成长。

第四章 聪明人获取、加工信息的方法

18 聪明人懂得“有效上网”

  • 网络媒体的实效性最佳
    • 对比网络新闻与传统纸媒的实效性,指出网络新闻更新速度更快,更及时。
    • 引入数据说明新闻App的普及率和影响力不断提升。
  • 读取网络信息的要点
    • 提醒读者注意网络新闻中存在的问题:信息过载、虚假新闻、质量参差不齐等。
    • 建议选择官方网站、门户网站或报纸电子版获取信息。
  • 网络检索的要点
    • 分析网络检索的优缺点,指出维基百科等信息源并非完全可靠,需要进行多方比较和验证。
  • 从推特等社交媒体获得信息的要点
    • 介绍推特等社交媒体获取信息的优势:专业性强、匿名性高、信息传播快。
    • 建议关注专业人士的账号,并积极参与互动,加深理解和记忆。

19 聪明人懂得利用报纸把握社会动向

  • 报纸可以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世界的动向,这一点报纸比网络强
    • 强调报纸的信息质量仍然较高,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社会整体动向。
    • 建议根据个人需求选择订阅不同类型的报纸。
    • 分析日本四大报纸的特点和主张:
      • 《日经新闻》:经济新闻为主,适合商务人士阅读。
      • 《读卖新闻》:大众报纸,简单易懂,发行量大。
      • 《朝日新闻》:自由主义倾向,主张较为激烈。
      • 《产经新闻》:保守路线,观点相对独立。
  • 商务人士,一定要读《日经新闻》
    • 推荐商务人士阅读《日经新闻》,并介绍阅读方法:
      • 重点关注第一版和社论。
      • 不必记忆所有数字,掌握事件内容即可。
      • 进行关联阅读,深入挖掘相关信息。
  • 可以利用《日经新闻》建立数据库
    • 以《日经新闻》的“人事栏”为例,说明如何利用报纸信息建立数据库,并强调数据库对商务人士的重要性。

20 不同类型的杂志有不同的阅读技巧

  • 杂志的内容比报纸更深入
    • 指出杂志内容比报纸更深入,适合对特定领域进行更深入的了解。
  • 《钻石周刊》的阅读技巧
    • 介绍《钻石周刊》的特点:
      • 内容涵盖各个行业,适合入门商务人士。
      • 排版灵活,阅读轻松。
      • 提供优惠订阅方案。
  • 《东洋经济周刊》的阅读技巧
    • 介绍《东洋经济周刊》的特点:
      • 内容比《钻石周刊》略难,适合入门及进阶商务人士。
      • 提供公司财务报告,适合股票投资者和企业分析人士。
      • 深入挖掘重大新闻事件,提供深度解读。
  • 《日经商业》的阅读技巧
    • 介绍《日经商业》的特点:
      • 主要面向企业中层以上管理者。
      • 内容专业性强,分析深入。
      • 采用横向排版,信息量大。

21 怎么读书能有效提升自身修养

  • 增加自身修养的捷径——重学教科书和参考书
    • 强调修养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能力,并建议从政治、经济学起步,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。
    • 推荐重温学生时代的教科书和参考书,并重新学习小学数学的原理。
  • 经典名著,是修养之源
    • 强调阅读经典名著的重要性,并建议带着问题去阅读,思考其成为经典的原因。
    • 举例说明如何从不同角度解读经典名著,并鼓励读者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。

第五章 聪明人读书,不仅仅是读完而已

22 能合理输出,才算真的读完

  •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效果
    • 强调读书后进行输出的重要性,并介绍几种输出方法:勾画批注、口头讲述、写文章等。
  • 先写结论
    • 建议写文章时先写结论,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文章主旨,并更容易理解作者的观点。
  • 吸引读者读到最后的小套路
    • 介绍一些吸引读者的小技巧,例如设置悬念、添加互动元素、撰写“编辑后记”等。

23 聪明人输出的3个小技巧

  • 学会讲故事
    • 强调写文章要具备完整的故事结构,并指出设定写作目的的重要性,避免文章中途“触礁”。
    • 介绍故事的构成要素:时间轴和起伏。
    • 举例说明如何利用生活中的故事元素,提升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。

24 有助深化记忆的“推敲法”

  • 最后的关键——推敲!
    • 强调文章完成后要进行认真推敲,以挑剔的读者视角审视文章,发现并改进问题。
  • 客观推敲、修饰文章的方法
      • 隔天再读文章,以更冷静客观的角度审视。
      • 打印出来阅读,更容易发现错误。
      • 出声朗读,通过听觉感受文章的节奏和韵律。

25 聪明人通过“读书→输出”的 循环不断成长

  • 通过读书和输出,重新审视自己
    • 强调输出是改变人生的唯一方法,并以自身经历说明输出带来的成长和成就感。
    • 指出读书的目的不仅是获取知识,更要将其运用到实践中,才能真正改变现实。
  • 实现快乐成长,是读书的最高境界
    • 鼓励读者积极探索不同的读书方式,例如逛书店、借阅图书等,并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和成长。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